小镇古屋人家——安义千年古村群印象

发布于2013-10-01 11:33:52
 
南昌安义古村: 资讯 门票 交通 路书 周边 住宿

出南昌驱车不消两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安义县的千年古村群。该古村群位于西山梅岭脚下,安义县的东南面,由安义县长埠镇的罗田和石鼻镇的水南、京台三个村落组成。麻石古道把三个村落连成一体。这里宗祠林立,古迹众多,现境内牌坊、老街、宗祠、居民风韵依旧,石木砖雕、文物众多。雕刻、建筑融风土乡情、艺术魅力于一体,是古代赣文化和赣商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这里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丰富、民风淳朴,学风浓厚,秉承“中诗书,勤课诵,多延名师以训子弟”的祖训,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千年的历史,积淀了古村群千年的文化。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更给古村落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如今的江南,虽然少了“可花春雨”的缠绵,但在许多鲜为人知的田园村舍依然积淀着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和文化。她们就像无数文人笔下的诗,依然小桥流水,依然山明水秀,依然恬淡宜人,千年古村群就是这样“一个意想不到地方”。她的古色古香、幽幽深情使我不经意当中融进了古村群。

这是一座被中国传统文化深深浸润的古村群落,交错纵横的巷陌是历史的坐标,高大巍峨的牌坊和门墙是历史的背影。如果从罗田村进入古村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上书“积厚平光”四个大字的石牌坊。“积”即“积累”,“厚”即“厚道仁义”,“平”原意为“哗哗的流水声”,在此意为“流传下去”,“光”即为“发扬光大”。整个合起来其寓意也即“积累美德,把它流传下去,并发扬光大”。它仿佛让我们看到一位睿智的古代先民在我们面前讲述着它的过去。 隐隐匾文蕴深意 踏进千年古村群,无论你是站在古街上,还是进入古屋内,抬头便引起你注意的是门头或厅堂上的匾文。据了解,该古村群共有门头几十个:有的是家族门头,有的是家院门头。门头是一个家庭和乃至一村落经济状况和道德风尚的重要标志建筑之一。

在现有的80多幢古民居建筑中,几乎每一幢宅第都篆有匾额,现存100余块。匾文是很有讲究的,行、草、楷、篆交相辉映,构成千年古村群宏大的艺术宝库。除去那些类似“世大夫第”、“进士第”、“叙彝堂”标明身份和场所的匾额之外,我们还可看到那些表达主人愿望理想的匾文,更可以感悟出那些出自四书五经有浓郁儒家气息的匾额,还可以体味到那些与理学教化有关的匾文。具体来说,无外乎以下几种:

(一)作为一个村落的象征,寄托村民的希望与祝福。以罗田西门头为例,上书“沃野来群”四个楷体字,意为美丽肥沃的原野使罗田显得分外祥和,无怪乎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小小安义县,大大罗田黄”。此类匾文一般出现在石头牌坊上。

(二)说明古屋主人的身份、地位或者是标明地方场所,如“士大夫第”,按古代规定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府第才可以称为“大夫第”,又如“叙彝堂”,它是家族解决矛盾纠纷和议事的场所,“彝”即“法度”之意。闺秀楼则是富豪闺秀生活起居之所,也是他们挑选如意郎君的地方。

(三)寄托主人的某种愿望以及对古屋的赞美,“世大夫第”中堂的门匾“爽挹西岚”意为“爽朗的风光伴随着西山的云雾”。水南村双和堂门匾“星拱辰坦”意为“星辰日月的烘托下,宅院显得更加光辉”。

(四)儒家理学的教化载体。匾文的内容一般都是对后代乃至整个家族的家教与期望,如京台一门匾“出入是门”,意为“不管你做官与否,出了这个门,还要从这个门进来”。教化家庭成员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要有家庭观念。其他的类似“名登天阙”、“安士敦仁”则是勉励子孙后代奋发图强,求取功名或者是为人“温柔敦厚”。

幽幽古屋透民俗

在这个由三个村落组成的千年古村群内,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街道和100余幢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建筑,其中最大的一幢有48个天井,“千烟万户、十甲全图、十里烟村皆我族”讲述着古村昔日的辉煌。这些古屋规模宏大,结构完整,每幢都有主屋,也有陪屋。主屋采用“三重进”结构,用料讲究,做工精巧,雕饰生动,漆色庄重。无怪乎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旅游规划中心主任、博士后导师郭来喜教授赞叹:“其保存完整、工艺性高,很值得一看。”

走进古屋之内,犹如进入民俗艺术的殿堂,古屋中的木雕、古雕、砖雕,其精湛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更为可贵的是其中蕴含的人文风俗知识,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以罗田“趣园”为例,古屋的窗子以内窗为主,窗扇上都有精妙木雕,一扇扇的花窗都是一件件精细的工艺品,以花、叶为主要内容,采用变形的装饰手法,组成各种图案,有的配以开光。雕刻内容包括福寿花鸟、神仙故事、帝王将相等,丰富多彩。在前堂天井两旁的花窗上就雕有三国故事图案,如桃国结义、刘备招亲、火烧赤壁等,煞是形象生动。

又如京台松杰私宅的“百鸟图”和水南民居中的“百花图”、“百福图”。“百鸟图”是在十二扇花门的裙板上,雕刻着一百只鸟和凤凰组合在一起共同飞翔,称为“百鸟朝凤图”,象征着大家齐心协力实现共同的理想。“百花图”则是在花窗上雕有一朵朵不同的花,整体上看,画面非常拥挤,恰好体现古村居民象一朵朵争奇斗艳尽显风采的鲜花,团结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可谓寓意深远。“字后堂”后幢古屋天井两侧窗扇上共雕有九十八只蝙蝠,加上两扇花门的裙板上的两只,共有一百只之多。蝙蝠的“蝠”与福气的“福”谐音,而中国人习惯把蝙蝠寓意为“福气”,故此称为“百福图”,寓意百事百顺,心想事成。比较精细的古屋雕饰还有水南村的“诗联窗扇”等,其中蕴含着的历代历史典故,足见屋主文化素养之高。

闺秀楼中的团圆桌也很有特色,它由两张半月形的半边桌合拼而成,与之相配的是四条弧形的琴凳。桌凳的组合就是一组大团结,取和和美美之意。又如古屋的梁常向上弯,俗称柁梁,“柁”音同“驼”,就是肩负重担,身兼大任的意思。古屋天井的下水处常有一块明钱状的石盖,意为“财水不外流”。

酽酽乡俗现古风 越是远离喧嚣的地方,就越能体现一种古村的民风,展现出真实的本色。山美水美人更美。我们不妨从乡民的生活来看乡土乡风乡情。 生活在古村落的居民踏着麻石古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街道宽一丈,由若干麻石横铺而成。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发现石板地面有一道道深深的沟痕,那是当时南来北往的马车车轮碾压出来的车辙。无怪乎当时流传这样几句顺口溜:“前街绸缎布匹,后街仓库栈房,上街油盐百货,下街烟酒磨坊,横街茶座饭馆,街上粮尚未猪行,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有街必有买卖,必有小吃,当地比较有风味的要数炒米粉、花椒鸡、炒田螺、禾花鱼了。

古村居民并不是人们想象中那样封闭,他们也爱热闹。京台古戏台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该戏台距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装饰精美。从平面图上看,呈凸字形,极其少见,后台还有供演员方便的便槽,足时当时古戏之盛;戏台中间顶部的藻井,由层层叠叠的一百多个龙头状小斗拱收缩而成,据说这样的消音效果很好,足见戏台档次之高。

每逢春节,古村更加热闹,几乎每天都有龙灯舞狮,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板凳龙了。正月初七到十一的某一天晚上,月星星稀,村中每家出一壮丁,肩扛一板凳,上连五盏灯,然后把每家的板凳连在一起,就构成一条首尾呼应几里的板凳龙了。舞龙队伍在前、后、横街上游行,穿街过巷。当是时,仿佛一条巨龙围绕村庄,最后队伍行至空旷处,盘旋迂回 ,犹如一条祥龙盘卧村边,守护着村庄。古群居民就是靠这样一种传统的形式,乞求来年平安。

古时有钱人家的闺秀都有自己的闺阁,古村落也不例外,挑选如意郎君也特别有意思,采取一种抛绣球的形式。这一天,附近的乡民都会赶来凑热闹,特别是那些后生们,吹吹打打,场面热闹。选郎开始,小姐站在闺秀楼的回廊上向下观看求婚后生,哪个中意则把绣球丢给谁,站在天井的后生们则争先恐后,纷纷仰头观望小姐,无奈楼上光线暗弱,后生们只有望“楼”兴叹,选定之后,则举行隆重婚礼仪式。 古村居民除了自娱自乐之外,还特别崇尚佛道文化。古村人信佛,好喜结善缘,逢初一十五都要倒“夏莲院”烧香拜佛,乞求平安,逢菩萨生日还要举行庙会,场面壮观。“虔心秉烛敬佛祖有求必应人民

安乐,沐手焚香念阿弥祈请事成天下泰平。”这是夏莲院内的一幅对联,古村人是如此写也是如此做的。“上有逍遥观,下有夏莲院,两头钟锣响,中间出三元”,顺口溜中的逍遥观,现今仅留下残存的遗址,但也足见乡民也信道教。 淳朴的民风,佛道的熏陶,古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特别和谐。村头有供人解渴的“义井”,村中有数家共用的公井及数户共享的老井石槽,甚至此处的街巷也沾上了“和谐”的色彩。这里有“和气巷”、“济生巷”、“仁泰巷”、“睦邻路”等。这些名字正好透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其中“和气巷”尤为有趣,巷中只能走一个人,走两个人则必须面对面侧身,就是仇人相遇也要面对面,可谓用心良苦。

谆谆教化见品德 在古时,有文化就必定有教化。千年古村群千年文化,乡俗风情的传承与传统的家教有着某种必然联系,先人们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处世之道一代又一代地传给了自己的子孙们,其中有用匾文的形式写下来的。在罗田村,有一块门匾,上书“安禄遗规”。安禄在今天的湖北省,古代的安禄居民,由于民风纯朴,家规严密,成为较多家族的楷模,也一直是罗田家族的规范准则。这匾文是说:今天这里的罗田,没有忘记自己的祖籍,仍遵循安禄的风俗习惯与行为规范。古村还有许多宗祠,作为家族活动之所,也是制定民规村约之所,要求村民“忠义孝悌”。

光靠家教还不够,还要有教育,才可以使古村的道德风尚深入人心,于是当地有许多私塾之类的教育场所,学生在那里接受传统的儒家思想的“洗礼”。如京台墨庄的“孔子堂”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身临“孔子堂”明显仿佛感到自己正在接受文化知识的洗礼,压得你不敢喘大气,仿佛旁边就站着一位严师。 有古屋的地方必有古事,千年古村的漫漫岁月中,流传不少典故,其中蕴含着深厚人文气息,也有很多做人的道理,以“趣园”为例,其主人黄秀文因贫寒而来到吴城做生意,以“德”行商,讲仁义行道德,最后生意越做越兴隆,传到乾隆耳中,赐官四品,并赐匾额一块,上书“克赞辰垣”,其他典故还有关于“千年古樟”、 “石敢当”、“太婆樟”的,主要是说他们的祖先聪明勇敢、智慧勤劳,敢于与邪恶作斗争。我们且不去考究这些典故的真实性有多少,但它们本身至少反映了先民的传统思想,也即要行仁义,讲道德。

千年古村群浓缩了安义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从科学时代的鼎盛,古村商帮的崛起,风水思想的泛滥,到近代民生的兴衰,手工业者竞渡南洋的浪潮,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但古屋里,巷陌中,仿佛仍有他们柔和的目光。

所谓民俗,就是民间的习俗,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古村的民俗中,我们看到了一些端倪。小镇的古老,古屋的悠远,人家的淳朴三者构建了古村的千年古风。

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民俗也随之变化,然而,发达的城市景观,与这儿的古村田园景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儿的乡土乡风乡情,宛如那山畔村边的渭渭碧溪,年复一年不知疲倦地流淌着,澄清如练,波澜不惊,令人流连,耐人寻味。无怪乎一位民俗学者在考察千年古村后发出如此赞叹:“来此一游,终身难忘,说不尽古人古迹古事,道不尽乡土乡风乡情,来此一游,有恍若隔世之感,仿佛如田园诗人陶渊明一般,觅着了世外的桃源。”

千年古风有着古村的神,老屋的韵,村美屋美人更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的崛起壮大,千年古村将更加灿烂辉煌,将以其古色古香的格调魅力和崭新的姿态昭示世人。

一顿古村乡民的家常便饭,一番畅心的心语交流,一幢幢古色古香的老屋,伴着村边水溪吹来的徐风,仰望西山梅岭的高峻,此时一种异样的感觉涌上心头,说不尽,道不明,也许这就是千年古村群的印象吧。(作者:匿名)

专题推荐

玻璃桥
玻璃桥

温泉
温泉